原始点手法01前言02操作手法0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原始点手法:01前言

原始点手法:02操作手法

原始点手法:03頭部原始点

原始点找法及按推之力量、次数与时间

原始点大多位于骨旁处有规律地分布在一条脊椎(颈部、上背部、下背部、荐椎部)及其余七处部位(头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臂部、踝部、足背部)。每一部位原始点都有明确的涵盖范围,共同遍覆全身。故应用时只须知道症状发生位置为何处原始点所涵盖,即可按推该处原始点,从中找到需要处理的原始痛点,而不须分辨病名(参考)。

其中脊椎两侧原始痛点的找法:

找到原始痛点后,按推须由轻而重以测定最适宜的力道,过重如强烈疼痛感,则易造成伤害,太轻如痒痒的,则效果不佳;最好是有轻微的痛,患者又能承受为宜。轻症2-3天按推一次,也可每天按推当作保健,每个点按推约3秒,可来回处理2-3次。至于按推时间因病情不同,很难加以规定,也许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分钟。对于虚弱者,因手法要轻柔,甚至必须先用指腹或掌根慢慢做舒缓处理,故费时更久。但无论按推时间长短,只要症状减轻即可停止操作,期间要注意补充内外热源。

●患处不可按推,但患处若刚好位于其它症状相对应的原始点上,为解决其它症状,应先按推此患处相对应的原始痛点,再按推与此患处重叠的原始痛点。而原始点若有伤口或肿胀,亦不可按推。

●患处虽可温敷,若有伤口须先以温姜汤清洗。以姜粉、浓姜汤、姜粉泥、鲜姜泥做外热源时,各自适用情况及用法请参考附录:姜的应用。

●有极少部分患者,在症状相对应的原始点找不到痛点,可往上延伸寻找。

五种常用手法:手肘法、腕骨法、食指法、拇指法、拳头法。

各部位原始点位置及其涵盖范围

观念重于手法,故原始点手法必须在理论观念指导下,配合热源的运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就手法而言,则以处理部位为主,按推技巧为次。原始点多位于骨旁处,虽名为点,实则相连成线,故按推时沿红线所示路径即可,勿拘泥具体有多少点。临床上,在各部位的路径上发现的痛点,或仅一点、或有多点、或相连成段、甚至遍及全线,都有可能。但这里的图文仅提示各部位原始点位置及其涵盖范围,而手法还涉及所用身体工具(肘、指、拳、指节、掌根)、姿势、用力方法等,故学习者一定还要观看教学视频,并经资深志工多次指导校正、练习一年左右,才可较熟练地掌握这套手法。然艺无止境,须精益求精,不可得少为足,更勿以为此手法可短期速成而自误误人。

注1:以下方位描述以立姿为参照。以指量度定位时,皆以受按推者自身手指为准。

注2:处理头,颈及躯干部位的症状,其两侧原始痛点都要按推;其余四肢症状则只需按推症状同侧的相关原始痛点即可。按推后都必须以热源温之。

头部

位置:如图中红点、线所示,分耳后原始点及枕骨下沿原始点两部分,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耳后原始点在耳垂后方下颚骨及乳突骨间的骨缝上端,贴近耳背。枕骨下沿原始点位于枕骨与头部的骨肉结合处,为左右对称的两段横线,起点在乳突骨向后与枕骨下沿相接的突陷处,由此紧贴枕骨下沿水平线颈椎方向延伸至同侧颈部顶端的大脖筋上为止,高度与耳后原始点对齐。

涵盖范围:头的全部,如图中橘色区域所示。

颈部:

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分水平,垂直两段。水平段即头部原始点中的枕骨下沿原始点;垂直段则位于颈椎两侧,起于大脖筋顶端的枕骨下沿(发际内),顺筋下行止于颈肩结合处。

涵盖范围:颈部、肩膀至锁骨,如图中黄色区域所示。

原始点医学的特色

任何一门医学,都必须由医疗、保健与理论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但医学发展到今天,尚有诸多不如意之处。比如,医学发展的趋势,偏重于解除疾病症状的医疗,却忽略了改善体力虚弱的保健,或人为地割裂医疗与保健,以至二者不但无法紧密配合,反而渐行渐远。须知医疗离开保健,医疗将成无根之木,其效不能长久;保健离开医疗,保健则如不实之花,独力难以解症。又如,医疗中的诊断与治疗之间也经常是脱节的,乃至于往往身体康健如常,检查却有异常;或已病苦不堪,检查却属正常;即便有症状又检查出异常,但服药、手术使此异常恢复正常了,症状却未必改善。产生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在于仪器检测的异常的形态与指数亦属果,而非疾病之因,且异常之果不同于疾病之果。因此,不论是将异常倒果为因还是当成疾病来治疗,都无助于病因的改善,造成诊断与治疗的脱节。至于二者在时间上的脱节,更是从古皆然。这些问题自然也体现在理论与临床之间的反差,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对立上。原始点医学的诞生,终于使医疗、保健与理论获得了高度的统一。

在诊断上,原始点医学认为人之健康与否,应以为准,而所有疾病症状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故可从体力之强弱辩体寒之程度,以便改善热能、增强体力;从按推症状部位相对应的原始痛点辨体伤之位置,以便改善体伤、解除症状。前者属内治之保健范畴,后者属外治之医疗范畴,两者虽在治疗上必须彼此兼顾,但在诊断上却不可互相混淆,既不可从症状辨体质之虚实寒热,也不可从体质论症状之体伤位置。这与中医内治法之辨证论治,从虚实辨体力之强弱以判体寒之程度,从寒热辨药食之药性以对治体寒,及其外治法从症状及患处推断体伤之位置,而给予针刺按推以对治症状,其实是相通的。由于体伤是直接导致症状之因,而外治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体伤、解除症状,所以找出导致症状之体伤位置,是有效诊疗的关健。原始点医学有办法找出导致症状之体伤位置,经双方互动找出痛点来确认的。而这个互动过程既是诊断、也是治疗。

在治疗上,原始点医学的特色是,以非侵入性的外治法,从他处体伤下手,同时以非药物的温热性饮食及温敷改善热能,并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心情,重视运动与休息等保健措施,来提振身体本有的正气或自愈力,使身体恢复正常运作。换言之,它以外治法处理体伤解除症状,配合温敷,并以内治法及其他之保健措施来改善热能增强体力,外治内治互相配合,体伤体寒兼顾处理,医疗保健相辅相成,保命为先,解症居次,行于中道,故可大幅提升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原始点医学是的,有效、安全、可重复性为其第一考虑,理论则在这一目标达成并完成确知其有效范围之后、在成功实证的基础上,才总结升华而成的,务求与实践相一致,即说出来的就要必须能做得到,故能一以贯之,不自相矛盾与对立,使医疗、保健与理论在医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做到了高度的统一。

简而言之,原始点医学是一门简易而有效、廉价而环保、非药物而又非侵入性的自然医学。它离相探源,舍果治因,化繁为简,大爱为心,易学易用,便于普及,不仅可让民众很快掌握自己的健康自主权,还可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一条活路。

原始点医学之定位

相信人体具有自我修复的潜力,所以崇尚自然,敬畏生命,顺应自然,守护生命,是原始点医学的宗旨;打破门户的藩篱,融会所有医学的宝贵遗产,并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具有普世意义的健康之路,解决人类的所有病苦,再由博返约,使人人都能掌握健康的自主权,是原始点医学的使命。

原始点医学所宗奉的是人体的自然疗愈力,并认为任何的医疗或非医疗手段都不能直接治病,只能做为助缘使身体恢复正常运作以激发、提振自愈力,重获健康。所以,身体才是健康的主人,要敬畏身体,不可轻易毁伤,医者及一切的医疗手段都不可越俎代庖,这应是保健与医疗的普遍真理,也是古典中、西医智慧的精髓。原始点医学与这一东西方共同的古老智慧是一致的,并将以其特有的外治法使之发扬光大。

原始点医学的诊疗手段并无侵入性,亦不用药物,而是以生活化的方式来改善体质,只调因不治病,所以是非常安全的,本不属医疗行为,但却可以预防疾病。依照常规定义,原始点应属保健养生范畴。然而这种诊疗一体、改善体伤与热能的方法,对症状与体力是兼顾处理的,完全具备了医疗与保健的实质,针对疾病症状的疗效不但有立即性,更有长效性、根治性,还可用于心脑之急救及其他急症之处理。所以从其兼具保健与医疗的实质这个立场,称其为医学,可谓当之无愧。这种生活化且没有医疗行为、却又完全具备医学实质的新型学科,到底该归属于保健还是医疗,甚至是一体贯穿、包含更广的医学,那就见仁见智、各取所需,由民从去评判、让时间来检验吧。

辨因

所有疾病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其中热能不足会影响体伤,再由体伤导致症状;体伤则可直接导致症状。故二者虽然都可以导致症状,却有间接与直接的不同;而在处理上,则必须按推与热源兼顾。

症状本身一般不会致命,但其发作时间越持久、次数越频繁、范围越大,就表示体伤越严重;为修复严重的体伤,必会消耗更多热能,而严重热能不足可危及生命。反过来,严重热能不足也会使体伤进一步恶化而加重症状,陷入恶性循环。所以体伤严重也代表热能严重不足,反之亦然。它们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左右着病情的变化,二者都为疾病之主因,很难加以界定,只能就疾病受热能不足影响的大小,来研判出何者为主因,并辨别疾病之轻重及决定治疗之主次。比如,当症状属他处体伤所致、且发作短暂而稀少,即表明其受热能不足影响甚微,故主因是体伤,其病情多较轻微,处理上应以按推原始痛点为主,改善热能为辅。反之,当症状属本处体伤所致,或虽属他处体伤所致,但其发作持久或频繁,或伴有体力虚弱的症状,即表明其受热能不足的影响很大,故主因是热能不足,其病情多较严重,处理上必须以改善热能为主,按推原始痛点为辅。至于外热源使用,则以体伤位置决定其治疗之主次。若属本处体伤,则恰好相反。

所以,热能盛衰是决定疾病轻重的最主要因素,而严重热能不足间接所致的症状,都会伴有体力虚弱这一症状出现;反过来说,伴有体力虚弱的症状如行动迟缓无力、全身异常疲惫、肌肉萎缩、瘫痪、声音微弱、气喘、面无光泽、肢体冰冷、发抖、水肿等。只要其中一种出现,就足以说明热能已严重不足。须知治病的目的是为了保命,其次才是解除症状,而体力不仅可以反映热能状况,也是身体自愈力,免疫力的代名词,更是生命力的象征;故研判病情或治疗疾病,改善体力虚弱症状又比改善一般症状更为重要。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身体,改善体力,于生病时,不仅可帮助修复体伤,解除症状;于未病时,亦可达到保健防病的功效。至于仪器检测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则属果,无法反映热能与体伤的真实情况,不可作为分析病情、从因解症的依据,但若从果解症,则可参考。

兹对症状轻重、体伤位置及病情研判,详辨如下:

症状轻重的辨别

1、症状出现在四肢局部,若很少发作、且时间短暂,则属轻症,如臀痛、腿痛、膝痛、踝痛、足底痛、肩痛、臂痛、肘痛、腕痛、指痛等。症状限于局部且很少发作,表示体伤轻微、影响热能甚少,且症状又是在四肢出现,故无危险性。

2、症状出现在头身多处,如发作频繁、或持久,则属重症,如头痛、昏迷、抽搐、口眼歪斜、颜面麻痛、咳嗽、喘促、胸痛、心悸、食不下、腹痛、腹泻、便秘等。重症一般会有几种症状同时发生,如高烧、怕冷、头痛或喘促、胸闷、食不下等。症状多处且发作频繁或持久,表示体伤严重、影响热能甚巨,且症状又在头身出现,故有危险性。

3、概而言之,症状之轻重及介于轻重之间的分析,可从其发作之时间(含久暂与频率)、部位与范围三者推定。比如,将此三项与轻症相比,若三项全同,则属轻症,若其中二项相同,则属轻偏重;若有一项相同,则属重偏轻。若三项全部不同,则属重症。若是重症又伴有体力虚弱,即成重病。

体伤位置的辨别

所有症状皆直接由体伤所致,偏于的不适感,多属他处体伤所致;偏于的组织受损,多属本处体伤所致,但二者仍须经按推原始痛点做最后确认。经按推后,症状若有改善,则此症状与患处无关,而是原始痛点所致,并称此原始痛点为他处体伤;若无改善,则此症状与原始痛点无关,而是有患处体伤所致,并称此患处体伤为本处体伤。本处体伤所致症状的预后,可参考其修复时间;

1、一般内外伤,约1至7天。

2、严重烫伤、化学毒液灼伤,约10至30天。

3、肌肉肿胀、撕裂、骨折、器官受损,约1至3个月。而严重者,约3至6个月。若经半年仍未改善,则属难治之症。

好转恶化的辨别

体力是热能的反映,生命力的象征,故不论症状有无改善,如见体力渐渐充足,则属好转现象,最后必可化险为夷,脱离病苦。反之,如症状虽减轻甚至消失,但体力却衰退,则非佳兆,须提防病情突然恶化。

险象命危的辨别

头身多处的症状如气喘、头晕、食不下等反复发作,甚至每况愈下,且体力愈来愈弱或急速下降,这表明险象已现,虽没有立即生死之虞,但短期却恐难以恢复。面对此种困境,须步步为营,稍一不慎,就会更加恶化,甚至丧命。详细操作可参考[重病的处理]。

上述病情若已恶化到出现全身无力、身体水肿、面无光泽、气息微弱等热能即将耗尽的命危表征,仍可以重病方式处理。但若又出现喘促不堪、呼吸困难而有立即生死之虞者,应以保命为先,而非急于解决症状,故不可再按推,只可改善热能。此时亦可考虑配合西医之从果解症,如戴氨气罩、抽水。输血等。

生死存亡的辨别

若到了张口吐气、不见吸气,眼神呆滞涣散,不能表达,则说明热能耗尽,体力不支,大限已至,此时不须抢救,只可温敷让患者减轻痛苦,保持神志清明。若能再用患者所信奉之宗教或其他善巧方法,使其放下所有执着、或忆起一生所行善事而心生欢喜,安祥而逝,则是临终一大助缘。如此即可避免压胸(CPR)、气切、插管、电击等浪费大量金钱,却徒增患者痛苦的抢救。

论果

果指疾病症状以及异常的形态与指数。至于西医病名及病因,不过是据果不同特征加以命名,已含在果中,不再另列。

疾病异常皆因热能不足与体伤所致。有疾病必有症状,症状可感可见,多用以指称疾病之具体表征,而疾病则是所有症状的抽象代名词。症状可再细分为症与状,其中指不适感,指组织受损,但症与状同异常一样,都不会产生其他症状。历来的习惯,不论是症与状,都一概统称为症状。这里将二者分开,除了易于辨别与的体伤位置,另一目的即是为了指出消失后,未必能解除;反过来,解除后,也未必会消失。

异常不同于疾病,且随着热能不足与体伤的恶化,身体会加速老化败坏,出现更多异常,故异常是自然规律所呈现的衰老败坏现象,而非疾病。医学要解决的就是疾病,然而从果解症,却将衰老败坏而非疾病的异常也当成治疗的对象时,它这不但违反了自然规律,而且还超出医学范畴。

症状:偏于的不适感如疼痛、酸、麻、痒、胀、闷、刺、晕、抽筋、口干、口苦、口臭、怕冷、怕热、潮热、灼热、烦躁、谵语、多汗、盗汗、流鼻涕、耳流脓、咳嗽、腹泻、便秘、小便困难、呕吐、白带、肌肉跳动、下坠感……以上所有症状皆因体伤所致。偏于的组织受损如出血、目赤、心血管堵塞、脑溢血、脑梗塞,口眼歪斜、口破、红肿、溃烂、溃疡、发炎、发烧、粘黏、牛皮癣、干癣、红疹、褥疮……以上症状多为本处体伤所致。可见体伤这一种因可导致多种症状之果,例如头部体伤可导致头痛、干眼、鼻塞、耳鸣、牙痛、面麻等所有头面部症状,也就是。倘若反之,认为一种症状的果,有多种可能的因,如认为痛可由组织受损如溃疡、沾黏、发炎等,或异常形态如肿瘤、骨刺、椎间盘突出、结石等,或异常指数如高尿酸、高血脂等引起,也就是,则于理不通。譬如一个母亲(因)可生出很多个孩子(果),而一个孩子(果)不可能会有很多生身母亲(因)。再者,组织受损或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属果而非因,所以根本不能成立。

异常的形态与指数:癌肿瘤、子宫肌瘤、纤维瘤、脂肪瘤、脾肿大、肾萎缩、脑萎缩、肝硬化、肺纤维化、骨刺、关节变形、脊椎侧弯、椎间盘突出、各种结石、血压、血糖指数、癌指数、肝指数、肾指数、胆固醇……以上许多检测或者须忍饥挨饿空腹进行,或者须忍受像麻醉剂、内视镜、抽脊髓、穿刺、切片……所带来的不适于风险。付出这么多代价,只为了找到疾病可能的因,殊不知这些异常却同疾病一样,皆由热能不足与体伤所致,属果而非因。而果不生果,即所有异常之果都不会产生任何疾病之果,就像发白不会生出头痛、头晕,面皱不会生出肤痒、溃烂一样,肝硬化也不会生出腹痛、腹水、肺纤维化也不会生出咳嗽、气喘,糖尿病也不会生出眼睛瞎、高血压也不会生出脑中风,癌肿瘤也不会生出怠倦、暴瘦、疼痛甚至导致死亡,即使组织受损如目赤也不会生出头晕,红肿也不会生出热痛,疮疹也不会生出肤痒,阑尾炎也不会生出腹膜炎,胃溃疡或肠粘黏也不会生出腹痛、腹胀,脑溢血或脑梗塞也不会生出昏迷、偏瘫、口眼歪斜,心血管堵塞也不会生出胸闷、胸痛、心肌硬塞。若是果可以生果,则不需父母,孩子本身就可生出弟妹来;同一株苹果树上的一颗苹果也可以生出其他苹果、甚至香蕉、葡萄来,这岂不是天下大乱?

所以,无论是或,皆于理不通。这再再说明,异常之果与疾病之果,互不相同,彼此亦无因果关系,故不可为了解除症状,将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当成处理对象。只有当其中的异常形态有组织受损或已影响到生活作息,从因解症(可参考本处体伤所致症状的修复时间)无效有情形下,才可从果解症处理此异常形态。除此之外,不论有无症状,如将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当成处理对象,就犯了与的过失。

总之,所有异常形态与指数都不会生出各种不同疾病令身体难受的。就如同发白面皱一样,它们是老化败坏状态,而非疾病的组织受损。所以,不论有无症状,都不可处理异常形态与指数。

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身体随时都在运作变化,并无固定形态及指数。通过检测所发现异常的形态与指数皆属果,但这些异常的果不同于疾病的果,因此检测无法反映健康的真实状况。比如,常见身体有病,检测结果却正常;反之,身体无病,检测结果却异常。这些异常之果既然同疾病之果一样,皆由热能不足与体伤所致,那么通过补充热能、改善体伤,身体康复后,这些异常是否都会恢复[正常]?这并不一定。因为身体受到饥饱、动静、情绪、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同属一个年龄层仍会有个体的差异。这些差异,无论如何努力改善,有些仍会超出正常标准,而被视为异常,但这些异常却与疾病无关。所以不必削足适履,刻意逃避老化败坏所带来的异常,而去追求仪器检测的所谓人为[正常]标准。

谈缘

保健,治病的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考虑缘对因的影响。其恰当运用而能改善体力、解除症状者,称为保健治病之缘;反之,会损伤体力、造成症状者,则为伤身致病之缘。但缘的作用,并无绝对性,所以如果使用不当,本来是保健治病之缘,也会变成伤身致病之缘。比如内外热源,虽可改善热能,但过度了,反而会消耗热能;又如按推与运动,虽可使组织运作顺畅,但过度了,反而会造成体伤。故不论从因或从果解症。任何保健治病之缘,皆需适度,即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才能解除症状,延长寿命;否则,再好的措施,如超出身体负荷,即成了伤身致病之缘而适得其反了。

伤身致病之缘:

错误观念、缺乏运动、压力、生气、熬夜、劳累、外感风寒、中暑、药食过冷或不洁变质、手术不当、外伤、烫伤、环境污染、化学毒液、毒气(如化学废气、煤气、沼气、天然气等)、毒物(如毒蛇、毒蜘蛛、虎头蜂、蜈蚣、毒蝎、毒蚊等各类毒虫及有毒植物)及各类细菌、病毒等等。以上伤身致病之缘或可直接造成体伤,或会使热能更缺而导致体伤恶化,进而产生症状,故须尽量避免。若已造成伤害,则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必须按推与热源兼顾。而其中较危急如烫伤、食物中毒、化学毒液、毒气、毒物及少数特殊细菌病毒等所伤,则会立即造成严重体伤而产生症状。为了修复体伤,热能会瞬间大量消耗。因此,在头部及背部若原本就有体伤,则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昏厥等危急病情。此时当以补充内外热源为主,不可间断;而为解除症状,可按推他处体伤。惟此二者皆应以患者能承受为宜,如果热源太多,太热或按推太重、太久,反而会进一步透支热能,加重体伤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

保健治病之缘:

正确观念、按推原始点、善用热源、适量运动、良好心态、规律作息、适当休息……以上诸缘,都必须在生活中一一落实,才可以改善热能,修复体伤,并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虚弱者漱洗应避免使用冷水,可用姜粉刷牙,温姜汤漱口。

●受伤后:手避免握拳出力。脚避免久坐。腰背避免弯腰、

持重。关节如腕、肩、颈…避免转向痛侧。

●保护好环境资源,使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源、呼吸的空气

不再遭受污染,一切回归自然,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净土。

原始点、原始痛点、身体与体伤

原始点是经临床实证的症状起源处,,它们位于身体一系列的固定部位,各涵盖特定区域作用于全身。在这此部位找到较痛的点,称为原始痛点。按推此痛点,若有症状,则可分辨其体伤是属于本处还是他处,并可改善其中他处体伤所致之症状,还可辅助热源以加速其中本处体伤之修复;若无症状,亦可防患于未然。所以原始痛点是诊断、治疗、保健合一的大开关

身体是由热能与各种组织、器官、组合而成,且需缘如空气、食物、水等才能产生作用。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血管、血液、神经、骨头等等,器官包括心、肝、脾、肾、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子宫、乳房、眼、耳、鼻、脑等等。所有这些器官与组织相辅相成,在热能的推动及众缘的辅助下,共同维持着这个生命体。当身体这种相辅依存、协同运作的关系受到致病之缘的破坏,即形成体伤而导致症状。可见,症状是由热能及各种组织器官动作失调形成的体伤所导致的,虽然单一组织或单一器官有关,但任何单一组织或单一器官都无法单独动作而形成体伤而导致症状。

举例来说,身体疼痛与神经传导有关,但神经还须有血液滋润,进而包括血管、肌肉、骨头等组织也要加入运作才行。但心脏不跳,神经也不能传导。以此类推,可知还要其他各种器官的参与,才能维持神经的传导功能。此外,要是没有足够的热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也不行。所以,为了解除体伤所导致的症状,不能只从单一组织或单一器官下手。而按推原始痛点,则可以激发体内热能及各种器官组织的运作,使其所影响的区域能增强自愈力及修复力,达到的解症目的。这与中医阿是穴的原理是相同的。

至于身体某处症状对应的原始痛点却不一定只有一点,而是常有多点出现。这些痛点都要按推,以激发体内更强烈的运作,加速体伤的修复。虽然具体痛点位置常会有所变动,但一般都不会超出所对应原始点部位。反过来,在原始点部位出现的痛点,其所影响的立体区域范围也非常明确,只要在此区域范围的任何症状是他处体伤所致,经按推后都会改善;但一旦离开区域范围,其影响力就会随距离而递减,直至消失。

因此,原始点大多紧邻其影响区域上方的骨旁处,以利于传导,且距离症状处很近,有利于解症,故能于此位置,或按推以修复体伤解除症状,或温敷以改善热能增强体力。由于原始点有以上种种特性,不仅能处理各种疾病,还能保健强身,所以是诊断、治疗与保健合一的大开关。

论经络、阿是穴及原始点

经络学说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更是中医外治法的理论核心,两千多年的实践也证明是有效的,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更传播到世界各地,继续为全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复杂性,也是公认的。在经络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异于经络思维的阿是穴与原始点,而它们是否有可能补足经络的不足呢?

经络的不足,早在唐朝时的药王孙思邈就注意到了。一次他用十四经的空位治疗一位患者的腿痛,经半月,无效。于是他尝试避开患处一分一寸地在其病腿上掐试,另寻找经络外的压痛点,然后下针,方才见效。但次日痛点位置却变了,传说是在七天中变化了五个位置,才告治瘉。“阿是穴”即是因压痛而得名,孙思邈认为其比经络空位更有效。因此看来,阿是穴疗效之所以更胜经络穴位,是因阿是穴不被固定位置所限,并通过双方互动而确立,这与经络穴位的固定、单方推断正好相反。

从阿是穴的发现来推断,经络穴位也应是古人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位置,效验是有的;但如误会其背后有实有的循行路线,纵横交错,周遍全身,然后循经而取固定穴位,那就开同刻舟求剑了。阿是穴正是突破了这种思维,所以效验胜过经络穴位,即可说是对经络的发展,也可说是对经络的颠覆。阿是穴这种跳脱经络的创新思维,在原始点的应用中也可以得到印证。以手臂为例,经络是由手三阴、手三阳六条贯穿分管;原始点则是由肩部、肘部两处涵盖全部上臂与下臂,完全不需要区分路线。换言之,原始点的作用模式与经络的单线式传导不同,它是立体式成片区的,如石投于水,水波必往外全面扩散,而非单线进行,因此不需要循行路线的设定,也就不存在循经取穴的问题。

那么原始点继阿是穴之后又有什么新贡献呢?这可以从与经络穴位及阿是穴的比较中得到答案。首先,三者都只是代表位置,但分布上,原始点只分成一条脊椎及七处,至为简要;经络则分成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及络脉等,并在这些经络路线上分布着三、四百个穴位;阿是穴则无固定位置。其次在应用上,原始点可处理其涵盖范围内的所有症状;经络理论则在此范围内须区分不同症状与不同患处,再一一选配多个固定但属不同经络的穴位分别处理;阿是穴虽然功效显著,却因位置不定,又无固定范围可寻,故难以应用。而最重要的是,原始痛点也需避开患处,经按推确认、双方互动才能成立,所以疗效显著,这则类似于阿是穴而而不同于经络穴位;但它又有固定范围,此则类似于经络穴位而不同于阿是穴。原始痛点的这些特性,不但解决了经络穴位繁多,且因单方确认、位置固定及配穴复杂以致疗效不定的问题,同时也突破了阿是穴似大海捞针以致千年来无法应用于临床的困境,并将诊断、治疗与保健融合为一,极大简化了诊疗过程,易学易用,从经络的历史发展来看,这又是阿是穴的创新思维之后,再一次为中医、为医学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暂新局面。

论热能与寒凉伤人

如将身体维持其恒温环境与组织运作、新陈代谢,以及自愈力、免疫力与活动力等各种生命功能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总称为体力,那么热能就是维持体力的能量。热能作用与组织运作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协同进行的关系。在此情形下,热能的吸收补充与使用消耗,也是一体两面,而不能孤立看待。比如,虽然维持身体恒温及组织运作会消耗热能,但也因为身体在此恒温的动作下,才能把吃进去的无论是温热性还是寒凉性药食,经组织器官吸收后转化成能够提供身体使用的热能。又比如温敷与温热性药食,虽可改善热能吸收补充,但在其转化的过程中,却需要消耗热能。再如按推运动可使组织运作顺畅,而增强对热能的吸收,但其本身也会消耗热能。正因为温敷与温热性药食的吸收、以及按推与运动的进行过程都会消耗热能,所以必须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妥善调配、灵活运用,才有助于各种生命功能的有效发挥。

身体随时都在运作变化,而任何动作变化都会消耗热能,生病时消耗更多,体质会趋向更寒,故体内的热能只会不足,不会过多,根本不存在热性体质。既然无热性体质,那么据以判定热性体质的一切热象,如怕热、口破、喜冷饮等,或寒热交杂体质的一切表象,如虚(寒)火、上热下寒、表热里寒等,只要手法及内外热源到位,体伤改善,即可化解。因此,不可误认为真有热性或寒热交杂的体质。总之,原始点的辩证很简单,仅需从体力之强弱或症状轻重,以辨体寒与体伤之程度即可。

保健之道,除了同时要注视热能的开源与节流,还要注意体力及身体运作的变化,随时补充内外热源,并处理体伤。否则,一旦热能严重不足,会使体伤进一步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感觉错乱,而出现假热之症,如怕热、灼热感、红肿热痛、发烧、潮热、口渴喜冷饮等。以上种种热象之症状,皆属体伤所致,与热性体质无关,故不但不可冰敷及服寒凉性药食,还须在按推后温敷及服温热性药食。

至于寒凉性西药如点滴、疫苗、抗生素、消炎止痛药、退烧药、类固醇……以及寒凉性中药、生机饮食等,在被吸收转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比温热性药食消耗更多热能。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服食后一开始也会有轻安、舒适的感觉,甚至一段时日后症状也会消失呢?这是由于部分人体力还好,身体的热能尚足以消化吸收寒凉性药食而直接抑制症状,甚至使疾病痊愈;但于虚弱者,寒凉性药食不但不能被身体吸收运作以抑制症状,反而因其透支热能、加重体伤,导致症状反复而拖延病情,甚至诱发其它疾病。然而,即便最后使病因改善、疾病痊愈的,其实是靠自身热能体力及组织运作的修复,但这却让病人及医师误以为是这些寒凉性药食的功效。有人因此长期服用寒凉性药食,而忽略了背后热能下降、体力的衰退,直到疾病开始恶化,却仍执着于最初的感觉继续服用。如此颠倒,必陷危殆。

体内热能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因素。试看人之将死,皆因热能耗尽,体力不支,器官衰竭所致。但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也是必经过程,在这个老化败坏的过程中,体内热能会随着年长体衰而越来越弱,故医疗与保健,做得再好,都不能违反这样的自然法则,使人不老、不病、不死,顶多就是解除症状,延长寿命罢了。因此要健康长寿,纵使无法改变热能趋弱的事实,起码也要延缓其衰减的速度。故日常起居及药食一定要避免寒凉的侵害,同时要重视热能的补充,加强运动,适当休息,并随时放松身心才行。

原始点健康手册.上篇(年10月简体版)

原始点健康手册.下篇(年10月简体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qbpn.com//zcmbzl/11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