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寒两倒七分饱掌握这套长寿顺口溜,帮你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本文指导专家之一。

导读

三寒两倒七分饱,健健康康活到老:三寒,指的是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两倒,指的是睡好子午觉。七分饱,就是吃饭要吃七分饱。

指导专家

洪昭光著名心血管专家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医院教授

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刘大铭北京医院消化科医师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长寿难吗?做到了的人都说不难,还没做到的人都觉得很难!国内养生专家们总结了这一套非常实用的长寿养生顺口溜,就是要告诉你,长寿很简单,只要你把这套顺口溜记住、背会、做到了!

1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都吃够,水果牛奶带上路

“一把豆”主要是指大豆食品。大豆中,大豆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40%左右,除此之外,还富含脂肪及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并且价格便宜。

“一个鸡蛋”,这是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如果能够每天坚持吃一个,便能获得7克优质蛋白。

“加点肉”,是为了补充更多的优质蛋白及鸡蛋所缺的其他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

2

三寒两倒七分饱,健健康康活到老

“三寒”,指的是“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

“两倒”,指的是睡好子午觉。

七分饱,就是吃饭要吃七分饱。

“两倒”的好处显而易见。“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即晚上一定要在10时左右就准备睡觉,子时之前(11时之前)最好入睡,午觉则只需在午时(11时~13时)休息30分钟即可,以利于人体阴阳之气的正常交接。

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如果经常吃得过饱,加重脾胃负担,日久脾胃就容易受到损伤。如果脾胃出问题了,其他脏腑就容易出问题,而且很难恢复。所以建议吃饭时感觉还能再吃几口时,最好就离开餐桌。

3

人生百岁不容易,莫和自己过不去;只要避过气急累,不活一百也活九十多

忙碌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最重要的就是记住千万别“气急累”。

气是比出来的,急是造出来的。一生气就着急,一着急就容易疲惫劳累,一累身体抵抗力就弱了,一弱就很容易爆发疾病,搞垮身体。如今常常被“气、急、累”三字缠身的白领们,不妨多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式调理心情。

如何应对“气、急、累”,不妨仔细读读这句顺口溜:

人生百岁不容易,莫和自己过不去,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健康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病了不过关;良言一句君需记:只要不被三字拖,不活一百也活九十多。

4

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

人过中年以后的进食方式就应该像“羊吃草”那样,饿了就吃点,每次吃不多,胃肠总保持不饥不饱的状态。每天饮食遵照“3+3”原则,做到“三顿正餐、三顿加餐”,营养就能均衡了。

吃得杂,吃得匀,才能营养均衡。吃的种类多,不代表量很大,一日三餐每餐主食一两多一点儿,其它都是一些小食品,如水果、坚果、奶制品等等,这些零食平时就放在手边,想吃了就吃。这种吃法特别适合老年人。

5

养得好,不显老,学学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动物们可谓天生的养生专家,它们的实际寿命通常比它们的“天年”更为长久。人们模仿动物的养生诀窍,根据《黄帝内经》中的方法,整理出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这就是“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四法。

1、童心:心态年轻

童心是一剂抗衰老、保健康的良药。早已有科学研究也已经证实,保持童心是对抗身体衰老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很多女人看起来要比她们的同龄人年轻得多,她们其实有一个共性:都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2、蚁食:节制、节律、节忌

“蚁食”是说吃饭时像蚂蚁那样不挑食、不多食。也可以用饮食有节来概括。

一是节制,指节制饮食,即不偏食、不嗜食、不多食;

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

三是节忌,指要忌口,身体不需要的、对病情有妨害的、不清洁卫生的饮食,均为禁忌,要自我节制不食用。

3、龟欲:莫让心房惹尘埃

主要是向乌龟学习与世无争的胸襟和一无所求的淡泊。

“龟欲”说到底还是一个优化情绪的问题。负面情绪可能给各种损伤容颜坏分子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影响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要学会正确面对生活,摆脱压在心头的重担,让心灵得到解脱。

4、猴行:就是要经常运动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填充一个人的“内三宝”,即精、气、神,也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外三宝”,即耳、目、口。

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通过运动,内练精神、脏腑、气血,外练筋骨、肌肉、四肢,使内外和谐、气血周流,整个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防治百病,人老而不衰。

6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粮

防脂肪肝,多吃纤维素:谷豆菌坚蔬(薯),富含纤维素;肉蛋奶油酒,几乎都没有。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和身体代谢,从而预防脂肪肝。

如何挑选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呢?记住一个简单的顺口溜——谷豆菌坚蔬(薯),富含纤维素;肉蛋奶油酒,几乎都没有。

其中,谷物中的小麦、大麦最多,蔬菜中的笋类含量最高。而且,一般食物加工越精细,纤维素含量越少,因此最好是粗加工。

7

少吃一口,多活一天

我们现在提倡素食为主,适当吃肉,半饱为宜。人体的肠胃比较适合混吃,即荤素搭配,以素为主,适当吃肉。

我们常说“白菜萝卜保平安”,常吃蔬菜水果对我们的健康和心情都很有帮助。有研究表明,每天只吃两份或两份以下果蔬的人,明显不如吃三份或三份以上果蔬的人乐观;血液检测则发现:相对于较不乐观者,较乐观者血液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多高出13%。而类胡萝卜素对人的健康有保护作用。

饿是个习惯,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实在饿得不行,有两个招数,可以骗骗自己嘴。

第一个招数就是芋头,可以在家里洗好晾干,饿的时候拿一个包上保鲜膜放进微波炉里一转,把皮一扒吃下去肚子就撑了,骗了肚子又很好,但是不要吃红薯,红薯的卡路里是芋头的三倍到四倍。

还有个办法,就是冲点藕粉,最好的是葛根粉。葛根粉既可以帮助脑血管改善,又可以充充饥,含糖又不高。对女同志来说,葛根粉还有类黄酮,有保健作用。不过在食用过程中千万不要加糖。另外白萝卜也可以,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也可以充充饥。对今天城市里的富贵病来说,萝卜赛人参。

我一直倡导一个观点,少吃一口。少吃一口,垃圾就少一点。垃圾少一点,就可以多活一天。

8

凡事悠着点,活得长一点

我们要少着急,少操心。因为急真的可以急出病来。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生活方式也决定健康。就算是一辆再名贵的车,如果把油门踩到底一直开,不出一两年肯定坏了,人也一样啊。

俗话说得好,仁者寿、智者康。我们熟知的很多传统艺术家往往寿命很长,这与慢的心态很有关系。像齐白石活了94岁,朱屺瞻活到了岁。美术教育家刘海栗活到了98岁,在90岁的时候还说要再上黄山画画。很多国医大师也都是高寿。

为什么呢?他们看给别人看病,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心静下来,把性子慢下来,然后才能拿准脉,看好病。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适当放慢节奏,掌控一点节奏。学会给自己的身体减压,聊天、喝咖啡、看书、听音乐,培养一门兴趣爱好,定期锻炼身体,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放慢节奏,减轻负荷。我们今天要有一个新观念,活到70岁以下是不及格的,80岁算是及格线,我们都要争取活到90、岁。

别说你工作太忙了,减法生活做不到;别说你事情太多了,实在不行。告诉你,事情永远做不完,而且,你真的想做多一点,那你就要活得长一点,时间悠着点,你越悠着点,你越能发挥作用。■

为什么院士多长寿?所有的秘密,他们今天终于说明白了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骨科教授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导读

王陇德:要想长寿多运动,我的旅行箱里一直放着拉力器,无论到哪里出差我都带着它,用它锻炼,这个习惯已经保持十多年了。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院士多长寿!

中科院80岁以上总院士人数中,90岁以上的院士就占了32%!这是80多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刘颂豪向记者透露的数据。

为什么院士们可以活得长寿,高龄时还能神采奕奕地工作?其实院士们自己早就说得很明白了!

1静养不动,跟自杀是一样的!

讲述人: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

俗语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鳖”。有人说,这两种动物就爱静养不爱动,照样活得长。这种说法大错特错!

乌龟是骨头包着肉,人是肉包着骨头,乌龟是‘冷血’,人是‘热血’,能一样吗?乌龟身上有多块骨头,90多关节;人身上有块骨头,个关节。

人身上那么多关节就是让你运动的。只有运动才能保证关节软骨的健康。关节软骨里没有血液供应,必须得吸收关节液才能营养,而关节液只有活动时才能大量分泌。

所以要想长寿多运动,我的旅行箱里一直放着拉力器,无论到哪里出差我都带着它,用它锻炼,这个习惯已经保持十多年了。

哑铃、拉力器的主要功能是锻炼肌肉。美国有研究显示,如果不去刻意锻炼,30岁开始人的肌肉便逐年减少,到75岁时会消失50%,这时慢性病你是想防也防不住了。尽管六十多了,我的手臂三角肌、胸肌一点也不亚于很多年轻人。

2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诱发”肿瘤

讲述人: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我是个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保养和检修。

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乱、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则使得宫颈癌发病上升——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以前,医学界还质疑精神因素怎么会跟癌症有关呢?后来一个研究发现,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要抽烟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总之,不要人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利因素,才有利于防癌控癌。

3心态阳光点,别把钱看太重

讲述人: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我没有把钱放在第一位,如果我把钱放第一位的话很多事情都可能会发生偏离。我认为钱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感情和人的爱心是无限的。当你生命终了的时候,上帝不会问你有多少钱。

十几年前我去南通会诊,当时家属在我包里塞了一个信封,起先没看,到了上海后打开一看是四千块钱,我随后就给家属寄回了元,因为按照当时上海的规定只能拿元的会诊费,我不能多拿。

当下社会中的一些人确实需要精神救赎,我们应该充满希望的去帮助社会,而不是去抱怨。就拿我举例吧,我有眼病,常常流泪,看了很多地方也没有能看好,但是我不会去抱怨,经常对自己说:“我在悲伤的场合流泪了,他们会觉得我很同情他;在快乐的场合我流泪了,他们会觉得我能与他们一起来感受快乐;而当我要去见上帝时,上帝会说你回去吧因为你流着泪一定是还留恋着那块土地。”

很多事情要换个角度去想,无论是科学家、医者,还是整个社会,一定要有阳光心态,如果只有抱怨,那就不会有前进的激情和动力。

4肉多了、动少了,病就来了

讲述人: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几十年前我们一年都吃不了几口肉,而现在大部分家庭几乎顿顿都要有肉。医院心内科的病床数,十年前有88张病床,病人要排半年才能进,而现在增加到张病床,却排半年绝对排不进来。

这很能说明问题。肉类吃得过多造成了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吃得不健康,运动量少了,疾病自然就多了。

5腿痛再补钙,晚了

讲述人: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骨科教授

很多人以为,人到老年腿脚疼痛是“缺钙”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熬过去。其实,骨质疏松症一旦出现明显疼痛症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了,这时再单纯补钙,已经晚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防患于未然”。年轻时努力提高身体的骨峰值、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就能缓解骨质过早流失。这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使骨丢失加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走路时讲究挺胸提臀,就可以预防骨关节病。一挺胸、一提臀,自然肩部和胯部就都往后走了。再比如坐着的时候,我们要尽量让下腰椎部位贴住座椅靠背,或者在腰部垫个小枕头。因为这样能帮助保持腰椎曲线向前,避免劳腰。所以说,坐立行你都得顺着脊椎的型,才不容易得病。

别嫌这么走这么坐费劲,习惯就好了。而且千万记住,越不舒服越要坚持,因为这说明脊椎已经不习惯正常的弯曲了,就应该赶紧调整。

6食物别裸露在厨房

讲述人: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穷也得癌,富也得癌,癌症的高发可以用按下葫芦浮起瓢来形容。相对穷一些地方常见的上消化道癌、子宫颈癌等的发病率刚刚开始下降,富裕地区常见的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和前列腺癌又明显增高。

云南宣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村女性不吸烟,肺癌发病率却高于男性的地方。这是因为她们做饭时是生火塘,烟煤燃烧着,却没有烟囱,长期处于含有致癌物的煤烟环境中导致的。而且,对她们晾在厨房里的食物进行检测,发现含有致癌物苯并芘。

为了安全起见,食物最好别裸露在厨房,应封闭保存,这样不管是什么致癌物质,都可以挡在外面了。

预防肺癌更重要的还是不抽烟,还要注意生活点滴,比如在装修新房时,要考虑到厨房的通风效果。做饭时要开窗通风。少做油炸食物,尽量使用微波炉、电饭煲、电烤炉等电器。

7吃完饭就离开餐桌

讲述人: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的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饭菜,偶尔还会把晚饭省下一两顿。

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因为肥胖可能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特别是平时摄入较多动物脂肪、红肉以及喜欢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适当控制自己的胃口来减少患癌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版权归作者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qbpn.com//zcmbhl/7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